環保產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欄目 :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 :2018-10-31
        當下中國經濟領域持續深化改革 ,正在著手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明確各自的角色和功能 。環保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同樣的訴求...

        當下中國經濟領域持續深化改革 ,正在著手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明確各自的角色和功能 。環保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同樣的訴求 。對於政策導向性極其鮮明的環保產業而言 ,政府做到不缺位 、不越位 ,比刻意扶持更為給力 。

         

        政策 、監管創造產業需求

         

        一個有關汙染治理 、環境保護規劃政策的出台 ,往往就會讓相關細分行業上市公司股票大漲甚至漲停 。近年來 ,在水 、大氣領域 ,這樣的“戲碼”已屢見不鮮。而新近的大氣治理行動計劃不僅讓脫硫 、脫硝 、除塵行業成為大熱 ,相關的監測 、儀器等行業也是生機勃勃 。

         

        水 、土壤修複領域 ,眼下正在蠢蠢欲動 ,因為相關的治理計劃已明確將在今年出台 。而不斷加嚴的環境質量 、汙染排放標準也在激發各個細分市場 。

         

        近年來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斷完善加嚴造紙 、鋼鐵 、火電 、水泥 、紡織 、工業鍋爐、電池 、化工等“汙染大戶”的排放標準 ,地方政府因地製宜執行更為嚴格的綜合排放和行業排放標準 ,不斷持續的升級改造帶來多重商機 ,直接惠及各專業汙染治理企業 。

         

        公眾訴求推動政府在環保領域的政策加碼 ,將會帶來相關市場空間的釋放 。但要推動從嚴的環保要求轉化為切實的市場需求 ,中間還少不了重要的一環 :嚴格的環境執法和處罰 。

         

        道理很簡單 :當汙染付出的代價不夠分量時 ,天生逐利的企業不會對治理上心 ,相關的治汙需求也就無法得到充分釋放 。

         

        鋼鐵燒結脫硫設施建設費用動輒上億元,一天的運行費用就達數萬元 ,可是如果不正常運行甚至不運行 ,即使被“抓到” ,罰款也不過一二十萬元 ,這筆賬很好算 。紫金礦業汙染事故造成經濟損失數億元 ,但評估損失隻有3000萬 ,按30%比例處以行政罰款 ,區區900萬元已經成為環保第一罰單 。無怪乎投資者隨後長出一口氣 ,股價不降反升 。

         

        反之,到位的監管和足夠的震懾 ,會推動工業企業將本身並不擅長的汙染治理交給專業公司 ,打開專業化市場化的治理空間 。而在汙染負荷重 、治理難度大的我國化工行業 ,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實踐 。

         

        對於規模巨大的汙染治理市場 ,政策層已經明確提出第三方運營的發展方向 。但要讓“蛋糕”成型 ,則需要到位環境監管產生的倒逼影響 。正如此前一位環保企業老總所言 ,如果環保監管跟不上 、處罰力度不夠 ,企業沒有動力治汙,更沒有動力讓專業高效治汙 。

         

        變身消費者引導環境服務發展

         

        環境訴求 、環保工作刺激市場需求 ,但其如何變為產業發展的空間 ,環保需求如何更有效率地實現 ?還需要一係列政策設計 。其中 ,政府從“實幹家”到消費者角色的變化 ,將給包括環保產業在內的治理模式帶來根本性變化 。

         

        政府退一步 ,市場進一步 。在水務 、固廢領域市場化改革的實踐經曆表明 ,政府對投資 、建設 、運營管理的逐步放手 ,帶來了市場的巨大空間 。

         

        而在汙染治理方麵 ,將單個工程的投資運營交給企業的BOT模式遠不是環保產業市場化的終點 。當地方政府作為消費者 ,向企業購買相關環境服務 ,麵向效果付費 ,將有望促成環保產業發生質變 。

         

        近年來 ,環境主管部門和環保產業界在發展環境服務方麵已經達成共識 ,並已經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試點 ,在工業園區治汙 、環境監測 、河道治理維護乃至區域綜合環境治理 ,都有了購買專業服務的案例 。

         

        而政策層也已頻頻給出信號 。去年末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在環境領域公共服務可以由政府采購市場服務來完成的改革思路 。

         

        業內人士表示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將為環境產業帶來三大好處 :一是政府可以把短期 、大規模的一次性投入 ,轉化為長期、穩定的服務采購 ,解決政府資金短期投入不足的問題 ,引導更大規模的社會資金進入 ;二是采購環境服務是麵向效果付費 ,使環保投入與環境效果的聯係更加緊密 ;三是有利於提高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和效率 。

         

        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不代表在治汙上做“甩手掌櫃” ,反而會帶來對環境治理投入 、效果掌控力的顯著提升 。以環境治理效果為核心的環境服務采購 ,將在減輕投融資壓力的同時 ,提高政府對環保企業 、產業的有效監管 ,並將為大量社會資本進入環境領域真正建立通道 ,實現在有限投資下的大量環境消費需求的釋放 。這還需要一係列政策 、機製的科學設計和完善 ,需要下一步更多職能部門的參與 。


        下一篇 : 沒有了